2024-01-04
服务器
linux
361

一、文件命令:

1.查找文件、目录
pwd # 查看当前目录
cd /www/web # 切换目录

ll # 详细目录
ll -a # 详细目录(含隐藏文件)
ls # 简化目录
ls -a # 简化目录(含隐藏文件)

cat xxx.text # 查看文件
2.创建、删除文件或目录
vim xxx.text # 打开文件
touch xxx.text # 创建空白文件

mkdir xxx # 创建目录
mkdir -p dir/dir2/dir3 #递归创建目录

rm -rf blog #删除目录
rm -rf xxx.txt # 删除文件
3.移动、复制文件或目录
mv dir dir2 # 把 dir 移动到 dir2 目录(dir2 目录存在)
mv dir dir2 # 把 dir 改名为 dir2(dir2 目录不存在)
mv dir/dir2 dir3/dir4 # 把 dir2 移动到 dir3/dir4 目录(dir4 目录存在)
mv dir/dir2 dir3/dir4 # 把 dir2 移动到 dir3 目录中并改名为 dir4(dir4 目录不存在)

cp -r dir dir2 # 把 dir 复制一份到 dir2 目录
cp file file2 # 把文件 file 复制一份并把名字改为 file2
cp file dir/file2 # 复制 file 文件到 dir 目录中并改名为 file2

二、系统命令:

1.查看系统所有进程:
ps -ef 
ps -aux
ps -aux | grep nginx
ps -aux | grep -E "nginx|redis"
2.查找文件
find / -name nginx
3.重启服务:
nginx -s reload
systemctl start nginx124.service
systemctl stop nginx124.service
systemctl restart nginx124.service

service php81-fpm start
service php81-fpm restart
systemctl start php81-fpm.service

service mysqld57 start
service mysqld57 stop
service mysqld57 restart
systemctl start mysqld57.service
systemctl stop mysqld57.service
systemctl restart mysqld57.service
4.查看日志
head -n 10 access.log # 动态显示前 10 行
tail -fn 10 access.log # 动态显示后 10 行
5.设置文件权限
# r=4:读  w=2:写  x=1:执行,777 分别表示 User、Group 及 Other 权限

chmod 777 xxx.txt
chmod -R 777 blog # 递归给文件夹加权限

chown root:root blog  # 只修改 blog 用户组
chown -R root:root blog # 修改 blog 用户组(包含目录中所有子目录和文件)
6.添加 swap 空间
dd if=/dev/zero of=/opt/swap bs=1024 count=2048000
mkswap /opt/swap && swapon /opt/swap && chmod 600 /opt/swap
echo '/opt/swap swap swap default 0 0' >> /etc/fstab
mount -a
7.清除历史记录
cd ~
echo > .bash_history # 清除历史记录 
history -c
8.修改 hostname
hostname # 查看 hostname
hostnamectl
hostnamectl set-hostname jdzor-prod # 将 hostname 修改为jdzor-prod,方便记忆
9.查询系统、内存、cpu
uname -a # 查询系统版本
cat /etc/centos-release # 查询 centos 版本
free -m -h # 查询内存

cat /proc/cpuinfo | grep "processor" | wc -l # 逻辑CPU个数:
cat /proc/cpuinfo | grep "physical id" | sort | uniq | wc -l # 物理 CPU个 数
cat /proc/cpuinfo | grep "cpu cores" | wc -l # 每个物理 CPU 中 Core 的个数
10.查询端口
netstat -nlptu # 说明 l:listening  n:num  t:tcp  u:udp  p:process
netstat -nap # 显示所有系统端口
netstat -napt # 显示 TCP 类型端口
netstat -napu # 显示 UDP 类型端口
11.设置时间
rm -rf /etc/localtime
ln -s /usr/share/zoneinfo/Asia/Shanghai /etc/localtime # 同步北京时间

date # 查看当前时间
12.统计目录大小
df -h # 查看磁盘信息

cd /xxx
du -sh # 查看当前目录总共占的容量,不单独列出各子项占用的容量 
du -sh * | sort -n # 统计当前目录大小,并按文件大小排序
du -lh --max-depth=1 # 查看当前目录下一级子文件和子目录占用的磁盘容量
du -sk filename # 查看指定文件或目录大小

三、vim 命令

1.打开文件
vim xxx.txt  
i # 进入插入模式
2.命令行模式
# 按两下 ESC,进入该模式
:q # 退出
:q! # 强制退出
:wq # 保存并退出

:set nu # 显示行号
:set nonu # 隐藏行号
:30 # 跳转到 30 行

gg # 首行
G # 末行     
dd # 剪切当前行 
ndd # 剪切当前行向下 n 行    
y # 复制 
ny # 复制当前行向下 n 行   
p # 粘贴

/nginx # 搜索 nginx 字符串
n # next 继续查找

# 在vim内复制多行假如复制的行带有#号会导致其他不带#号的行自动加#,解决办法,输入一下命令再粘贴即可
:set paste
:set nopaste # 恢复原来设置
标签:

linux